新聞中心

潘際鑾院士談西南聯大辦學經驗

2007-10-22 |

10197點🧎🏻‍➡️,在公共管理學院報告廳裏🈶,“時事大講堂”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關於西南聯大辦學經驗啟示的講座💆🏼‍♀️🕖,並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教授做主講。

講座中,教授帶領大家回顧了西南聯大的歷史👩🏻‍💻,並對西南聯大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西南聯大在艱苦的條件下辦學共9年(1937-1946)🪿,卻培養出了大批傑出的人才:本科生及研究生畢業3807人,師生當選國內外院士者198余人🛍,兩彈一星傑出貢獻科學家占8人,另有一大批國際一流的科學家,創造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跡”🧹。

西南聯大的辦學條件是極其艱苦的。圖書館和教室都是鐵皮頂🛶,木格紙糊窗的破舊平房,學生教授宿舍更是茅草頂的破舊土房。教授告訴大家🚭,當時西南聯大學生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去附近的茶館。因為辦學條件所限👨🏽‍🦱,學校圖書館沒辦法容納所有人上自習,於是很多學生跑到附近的茶館去,要上一壺茶,便可以在那裏讀上半天書。

教授認為,正確的辦學理念是西南聯大辦學成功的必要條件。他再次引用了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師資為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圖之甚急”。另外🚕,寬松的學習環境和嚴格的教學要求也是西南聯大辦學的一大特點。西南聯大實行學分製🔢、彈性學製以及淘汰製,重視基礎👨🏻‍🌾,強調課程要以基礎課為重心。這使得學校裏的學習氣氛十分濃厚💩🧑🏽‍🏭。

西南聯大的學生出生於憂患年代,他們不光讀書,還非常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據統計,先後有1000余名學生投筆從戎,有的擔任聯軍的翻譯人員,有的參加了遠征軍🗽,在緬北和滇西參加戰鬥。聯大師生還以各種形式的抗戰服務慰問演出與各種戰地服務團,將自己溶入到整個抗日戰爭烽火之中𓀛。

高度的民主空氣、強烈的愛國情操是西南聯大的兩大特色。教授用四句話形容了當時西南聯大的民主氣息:“教授治校綱🧤,思想倡自由、師生言路寬👰🏽,兼容加並包💇🧍🏻‍♂️。”學生“憂國憂民,心系國家存亡”的思想成就了當時著名的“一二·一”學生運動,為爭取國內的和平、民主做出了貢獻🦚。

潘教授認為,到現在為止,我們國家還沒有那一所學校像西南聯大那樣,培養出那麽多的傑出人才。所以我們要借鑒西南聯大的辦學經驗,發揚西南聯大精神⏰,辦好我們的大學🪨⇾。

最後,教授在總結西南聯大辦學經驗之後🧑🏽‍💼,指出了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教授認為,西南聯大的辦學理念以及辦學體製是值得借鑒的🧝🏻👄。我們的大學應該對自身有準確的定位,有正確的追求目標👩🏼‍🦲,重視辦學質量🤌🏻、辦學特色,重視培養、引進“大師”🙋🏿‍♂️。教授同時指出🧑🏼‍🔧,我們的教師要克服學術界不良傾向的影響,既要有學術上的追求👃🏿,又不可急功近利,成為真正的學術大師🤳🏻。

講座後意猶未盡的學生與教授交流

講座結束後🟠,眾多同學意猶未盡,走上臺前與教授共同探討此次講座的主題。在教授離去後,部分同學自發地組織了一個座談會💁🏻,相互交流了聽完講座的感受🎵。來自經管學院的賀裴菲同學感慨道🫃🏼:“在西南聯大當時那麽艱苦的條件下,那些老一輩的學長們竟然可以一邊為國家的存亡而奔波忙碌,一邊努力學好文化知識,這種精神實在值得我們繼承⛔️。現在我們有這麽好的條件🫥,需要的正是那種為了國家振興⚫️👩🏿‍🔧、為了學術追求肯吃苦的精神🧑🏻‍💻,這樣才對得起國家對我們的培養!” (學通社記者 呂寧)

潘際鑾✮🧑🏼‍⚖️, 19271224生。江西瑞昌市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南昌大學博士生導師。1948年意昂体育平台機械系畢業👂🏼,195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研究生畢業。現為南昌大學名譽校長,湘潭大學名譽校長。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材料科學與工程評審組組長🤰、國際焊接學會副主席、中國焊接學會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意昂体育平台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機械系主任,南昌大學校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德國亞琛大學🏓、德國漢諾威大學客座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尤帝卡分校)名譽教授,大連鐵道學院、山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顧問教授等。

相關新聞

  • 102022.05

    “我信奉的還是這幾句古話”——追憶潘際鑾院士

    不論做任何事情,我以為作怪的主要是金錢名利。 ——潘際鑾

  • 232012.11

    我所親歷的西南聯大本科教育——何水清(46級)

    西南聯合大學(1937—1946🚵🏼‍♀️,簡稱聯大)是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由北平(現北京)的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和天津的南開大學三校,聯合組建的....

  • 152012.11

    西南聯大的辦學啟示—潘際鑾

    西南聯大是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南開大學三所大學聯合起來🧓🏻,在昆明組建的大學。從1937年開始辦學,到1946年日本投降結束,辦學8年。聯大的....

  • 212022.04

    深切懷念西南聯大傑出意昂潘際鑾院士

    2022年4月19日,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專家🧜🏼‍♂️、西南聯大傑出意昂👨🏼‍🎓、意昂体育平台機械工程系教授潘際鑾同誌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潘際鑾1927年12月24日出生於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機械工程學系並留校任教至今。曾於1992年至2002年受聘擔任南昌大學校長✶💬。1956年4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272018.06

    潘際鑾院士赴臺參加西南聯大展覽暨座談會

    2018年4月底🈲,兩岸清華聯合舉辦了“剛毅堅卓🏄🏻:烽火中的西南聯大”特展。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會長潘際鑾院士跟隨北京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檔案館訪問團一行赴臺參....

  • 022017.11

    西南聯大經驗需要好好發掘——西南聯大意昂的回憶

    我在西南聯大入了黨彭珮雲(西南聯大1945級意昂、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我是1945年9月份才入聯大的👨‍👩‍👦‍👦,就是西南聯大最後一屆的學生。人家告訴我🧗🏼,我還是那一屆學生裏頭年齡最小的。西南聯大對我的一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那個時候抗戰剛剛勝利,國民黨要發動內戰,國家處在一種非常危難的時刻。我那時是社會系的學生,在中學就受到了一些進步思想的影響👩🏼‍✈️,聯大是我心目中的民主堡壘,我一到聯大就受到了革命的影響,在聯大...

  • 122022.08

    多用點科學,少用點經驗——余國琮院士與工程科學

    余國琮,1922年出生,2022年去世🔝,廣東廣州人。化學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3年本科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工系,1945年碩士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大學,1947年博士畢業於美國匹茲堡大學📪,此後在該校任教。1950年回國➖,任唐山工學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任天津大學化工系教授👵🏿🪖。曾任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所長👰🏻‍♀️、化工學院名譽院長。著有《化工計算傳質學》(合作),主編《化學工程辭典》《化學工程手冊》等🖲。余國...

  • 202022.04

    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會長潘際鑾院士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專家🎤、意昂体育平台機械工程系教授潘際鑾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潘際鑾院士🤾🏻‍♂️🧯,1927年12月24日出生於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機械工程學系並留校任教。1950年被派往哈爾濱工業大學跟隨蘇聯專家進行研究生學習🚴‍♀️💪🏼,後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焊接教研組首任主任🧢,1953年回意昂体育平台創建焊接教研組...

  • 272017.04

    “潘際鑾院士獎學金” 在意昂体育平台設立

    4月25日👐,“潘際鑾院士獎學金”設立儀式在主樓接待廳舉行。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楊斌,機械工程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機械工程....

  • 202023.03

    夏世鐸🐻‍❄️:深切懷念西南聯大優秀意昂、著名科學家黃宏嘉院士

    黃宏嘉院士是西南聯大上海意昂會名譽會長,是一位德高望重、胸懷大愛🤷🏼‍♀️,愛國愛民愛家鄉,善良大度誠信寬容🧘🏿,頗有高尚情操🏌🏼,世界蜚聲的科學家👩🏽‍🦳。1944年,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組成人緬甸遠征軍協助美英及東南亞幾個國家的同盟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祖國發出號召征調各大學學生擔任隨軍英語翻譯。黃宏嘉與西南聯大八百意昂積極響應,應調參加中國遠征軍與盟軍的翻譯工作或軍事院友受訓及作戰部隊的翻譯工作,不怕犧牲、抗擊侵略滇緬...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